普通的盛夏服装厂员工, 根据他们生产的娴熟程度, 一个月能够拿到六十块至九十块钱不等的工资。
相对比其他国营单位的工人来说,他们的月薪是别人的两到三倍。
这还不包括他们从盛夏服装厂获得的各种福利, 以及年终奖。
在这里,工人们找到了归属感,也看到了自己的家庭因为这份工作变得更好。尤其是江夏在开年时候所说的技工培训学校, 让大家期待不已。
他们盼着盛夏服装厂的衣服能够卖得更多, 未来能够发展得更好。
对于周海笙来说,他的吃穿住行都由工厂里给他提供。每个月需要花钱的地方几乎没有, 而且江夏给他的工资实在不低, 和年终分红加在一起,已经是一笔巨款。
他把赚来的钱都存了起来, 等着以后给杜文砚治病用。
正如他跟杜文砚所说的一样,在盛夏服装厂,他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也找到了设计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盛夏服装厂就像是他的家,他怎么可能离开自己的家?
不管周海笙的态度如何, 江夏既然说了涨工资、分股权就一定会做到。
她给周海笙提升待遇, 并不是担心他被HD服装公司挖走,而是他应该得到这份肯定。
大半年以来, 周海笙给工厂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承担了大部分设计的工作,参加比赛获奖, 给盛夏服饰带来极好的名声, 还经办了进口布料设备的采购, 为工厂生产节约成本。
从始至终,他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要求。
江夏一直坚持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无论是娘家人还是婆家人,无论是周海笙还是黄桂花,又或者是李家姐弟、何海彦。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跟工厂一起进步。
去年,盛夏服装厂开办的学前班非常成功。它不仅解决了工厂里双职工家庭孩子的托管问题,还在孩子早期教育上做出了很好的引导。
工人们发现自家孩子在读了学前班之后,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也就能够分出更多的心思用在工作上。
当盛夏服装厂的技工学校做报名统计的时候,甚至有工人询问: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直系亲属也送到技校来学习?
对此,江夏的答复当然是肯定的。
关于开办技工学校这件事,江夏组织盛夏服装厂高层以及李定坤做过一个专题研讨会。除了布料厂,服装厂需要培养技术人才之外,李定坤的建筑施工队也需要专业技工。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既给员工家庭带来福利,也为企业储备人才。
听说了盛夏服装厂开办技校的打算,赵建国全力支持。
往大的方向来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往小的方向说,有利于龙安县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县委必须支持!
江夏手头上的事情实在太多,忙不过来,她把开办技工学校的事情全权交给大哥江瑞清负责。无论是学校的开办手续、老师的招聘,还是学校的选址,都需要一个系统的安排。
“我们要给每一个员工建立明确的晋升和奖励机制,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有回报的。”
在每周一次的例会上,江夏提出了这样的新要求。
“我举个例子:员工的工资跟产量和绩效直接挂钩,这没问题。但是,我们员工也是需要划分职级的。从九级的实习生到一级的车间主任,我们要让他们明确的看到,满足什么样的条件,达到什么样的能力,就可以匹配相应的职位级别,领取对应的工资。”
“杜老师,我想把这件事交给你来做。”
江夏的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这些都是盛夏服装厂创建以来,她在管理上的想法。
就像这次的人事管理建议,她只是提出了一个方向;具体细则的拟定,工厂人员类别的划分,还需要相关人员参与提案评审。
杜文砚点了点头,在工作薄上记下这件事。
江夏的观点总是让他惊叹不已,他在国企干了二十多年,可是在企业管理上,他觉得自己不如江夏的地方太多。工厂里所有人都在追逐着江夏的脚步前进。
如果说,要给杜文砚在工厂里定一个职位的话,他应该属于综合部门的经理,分管着后勤、人事、文化宣传等各项工作。
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杜老师,而不是杜经理。
盛夏服装厂的周例会从来不走形式主义,有问题和想法摊开说,开会时间最长不超过半个小时。
会议制度包含在半军事化管理细则之中,不仅是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开会,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车间每天也有早会和收班会,对今天的生产任务进行布置和总结。
在过去的半年里,大家已经养成了这样一个良好的习惯。
管理人员的高效带动了生产的高效,没有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推诿,大家的劲儿都往一处使。
这一天,周例会结束之后,江夏和周海笙一起回到位于临水镇的布料厂。他们需要根据新布料的新特性来设计服装,只有在足够了解布料的特质情况下,才能够设计出满意的作品。
充分了解布料是每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功课。
布料厂内,四台设备正在同时运转。跟生产服装不同,布料的生产江夏以前只是看过,并没有亲自熟悉各种布料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经过二十多天的调试,布料厂已经可以进行小批量试制生产,成果喜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