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啊,大队长,殿下来了。”第八铭还以为雷震在开玩笑,这大年夜的晚上,世子怎么可能大老远地从滇京城内跑到军营中来啊。
“真的,军头已经领着殿下进了隔壁的三大队。下一个就到咱们这里了。”雷震急切地说道。
“全体都有!”第八铭在营房中大喊了一声,顿时整个营房都安静了下来,所有的士兵都站了起来。
有几个毛手毛脚的还将手中的肉汤溅到身上。
“所有人,整理着装。”第八铭下令道。
士兵们赶紧从上到下整理自己的军装。
新军的军装以短衫和长裤为主,是用加厚的棉布制成,整体上比较修身。
这主要是考虑到在为火枪填装弹药的时候,要求战士们的动作更加灵活。
在作战的时候他们会穿上半身无袖皮甲,一方面提供一定的防护,另一方面,皮甲上设计了很多挂扣,火枪兵的火药和弹丸都装在容器中挂在身上。
行军的时候,他们的干粮包和水壶也会挂在皮甲上。
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皮甲也算是战术背心。
“稍息……”
“立正………”
就在第八铭下达“立正”的命令之后,一群人走进了营房。
为首一人是一个个子高高的少年,头上带着金冠,剑眉星目,英气逼人,正是大家熟悉的世子殿下。
“大家,继续吃饭,不要因为我来了影响大家的年夜饭。”
李嗣兴笑着对周围的士兵说道。
这批新兵选的都是农家的纯朴汉子。
而且不要独子,他们每人都会分到二十亩的永业田,这部分田地是免税的,算是对他们当兵的奖励。
同时,他们每个月还会有军饷。
军饷是发放到当地的驿站的,他们的家人可以拿着凭证按月去领取,也可以存在那边。
他们离开家的时候,家人都是千叮咛万嘱咐,在军中不要出错,要谨守本分。
因为一但犯错,被军中革除,那么这些待遇就都没有了。
一支敢于拼死的军队,必然是没有心理上的牵绊的。
李嗣兴一边走一边与身边的战士打招呼。
一直走到了第八铭的身边。
“第八铭。”
“末将在。”第八铭行了一个捶胸军礼。
“给,你的家书,你的家人他们已经到了川蜀,很快就能到滇京跟你团聚了。”李嗣兴递了一封信给第八铭。
“好了,打开看看吧,知道你很着急。”
“谢世子殿下!”
第八铭赶紧撕开信,他已经认识了很多字,要不然也做不了大队长。
信是别人代写,但是里面放了一个信物,是一张窗花。
第八铭的母亲最擅长剪窗花。
以前,第八家很穷,但是过年的时候,母亲还是会找来两张纸自己染红了,剪成窗花贴到窗户上。
这窗花上是一对报喜的喜鹊。
母亲在他小的时候就跟他说过,新年在窗户上贴上喜鹊,新年报喜到。
看着这熟悉的窗花,第八铭的手都抖了起来。
这窗花勾起了他浓浓的乡愁。
“殿下……这……末将谢过殿下。”
“好了,你是大队长,不要在自己的兵面前流泪,我说过了,你们只管打好仗,所有的后顾之忧,我来帮你们解决。哪怕是战死沙场,也无须担心自己的家人受苦。”
“殿下,末将愿意效死!”第八铭不顾军中的规定,向李嗣兴双膝跪倒。
众人也都跟着跪下。
“我等愿意为殿下效死。”
李嗣兴曾经也是一个小兵,他深知军人最怕的事情就是流血又流泪。
生命是每个人最宝贵的东西。
这些军人在外面博的是命,他们愿意付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那么其他东西,能够给他们的,李嗣兴一点也不会吝啬。
这次帮一批老兵寻回家属,花费颇多。
有时候为了某一个地方的士兵家属。冯双礼那边甚至是出动大军发动一场渗透作战。
好在此时陕西的清军全面进入防守状态。
除了一些大城,其他地方,明军基本上都可以打到。
龙海洋的大军一次出动甚至能够裹挟回十几万的百姓。
陕西的百姓苦啊。
这么多年,一茬一茬的动乱。
老百姓就像糜子一般被收割。
老天爷也似乎跟大家呕气一般,年年大旱,冬天的时候冷的要命。
几乎没有哪家是完整的,谁家里面没有几个冻饿而死的人?
因此当明军扫荡各地要带着大家去南方分地的时候,老百姓们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他们收拾了为数不多的家当跟着明军南下。
而李国英只能躲在长安城中看着明军在陕西各处猖狂。
他们骑着从清军哪里缴获的战马,明军的斥候甚至出现在了长安城外。
只不过,当清军出城攻击的时候,他们又躲得远远的。
冯双礼可是跟着张献忠的老人,当年他们在陕西与官军周旋的时候也是这般。
城池是官军的,广大的农村地区是流民军的。
利州卫。
一队人数有几千人的流民被临时安置在一处营地。
这样的流民营地是文安之专门令人建造的。
木制的围墙,围起来一个大圈,让人有一些安全感。
里面是一个个半地下的窝棚,窝棚中有一个壁炉,可以用来煮饭,还可以让地窝子中保持一定的温度。
一个五十几岁的老妪,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妇人,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凑在一起。
她们很少跟周围的人讲话,一直保持着必要的警惕。
别人家中都有男丁,但是她们家没有。
大儿子死了,小儿子被拉去当兵。
好在有好消息,小儿子没有死,还成了明军的军官。
老太太不明白,当初小儿子明明是被清军拉去当兵的,怎么就成了明军的军官呢?
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她们一路上都得到了特殊照顾,不仅仅吃的比普通的流民好,住的也比那些人宽松。
她们所在的这个地窝棚就是专门供女眷居住的。
“阿娘,二哥现在是不是很厉害,咱们天天都能够跟现在一般吃饱肚子吗?”身形瘦小的第八小妹一脸渴望地问母亲道。
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要赶路,大家都很辛苦,尤其是对这些女人老说。
但是吧,几乎每天都能够喝到浓稠的米粥,陕西人本是吃不惯大米,但是此时的米粥吃到嘴中却是说不出的香甜。
“小妹,以后咱们会吃的更好,你二哥现在可是校尉,是军官哩。”没等第八大娘说话,大嫂就抢着说道。
第八铭现在是全家人的希望。
PS:新年好呀,宝子们。
喜欢我带明末回汉唐请大家收藏:(www.duduaa.com)我带明末回汉唐读读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