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匠营呆了几天,李嗣兴调研了工坊的生产情况。
他带着陈午一起做了一份奖励细则,对普通的工匠采用计件的方式发给工钱。
对于有技术的匠人,如果他们能够改进技术,李嗣兴设立了高额的奖金。
他目前能够做的已经不多了。
再更进一步就是制造蒸汽机。
这东西的原理不难,但是对工匠的技术以及冶炼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李嗣兴专门在工坊区成立了一个工坊,或者说是研究小组,专门负责研制蒸汽机。
滇云地区的水力比较方便。
但是水力输出的动力终究没有蒸汽机稳定。
李嗣兴没有能力也不会去改变科技树发展的方向。
这次李嗣兴离开之后,马忠也会跟着离开。他要去一趟广东。
腾越的八大家族已经完全跟李嗣兴绑定在一起。
这次八大家族挑选了几十名子弟参加腾越举行的春闱。
李嗣兴从中选出了二十几人授予了官职。
整个怒江西路、云远路加在一起新设立的县就有五十几个。
虽然很多土县的县令之位还是保留给了那些投靠过来的土司。
但是管事儿的县丞和管理刑狱的典史全都由官府调派。
李嗣兴还对基层的县级单位进行了改革,将司法权集中的典史手中。
而所有的典史全都划给刑狱司管理,成为刑部的人。
他们的考核与升职也都由刑部管理。
再加上地方上的三长制,县令的权力受到了一定制约。
这就增强了朝廷对地方上控制。
这次腾越举行的春闱一共录取了五百七十二名进士。
这些人除了一部分成绩突出,还有年龄稍长一些的,全都被授予了从九品的初级官职。
典史和党长原本都不入流,但是现在都是从九品的职务了。
这个时代的人觉得这是小官,但是在李嗣兴眼中,一个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能做上镇长,或者是公安局长,那已经算是很高的起点了。
好在这一批的进士,有些都没有举人的身份,他们也都知道自己是被破格录取。
被安排这样的官职已经算是不错了,而且他们以后都有可以跟原本的进士一般,正常地升职。
只要有上升空间,就有希望。
原本的吏员制度就因为缺乏上升空间,才为读书人所不耻,贬低。
为了防止这些官员没有经验,故步自封。
李嗣兴还完善了原本的述职制度。规定朝廷的主管部门对所属的官员进行年度培训交流。
比如礼部负责管理地方上的教谕、教员,他们每年都要将这些教谕、教员分批集中起来培训。
还要让一些工作成绩突出的教谕、教员交流工作经验。
不同地方的官员之间也要建立一个职务交流制度。
也就是不能让一个官员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太久,要么要对其提拔,要么将其调换岗位。
这样还能够起到预防腐败的作用。
马思明回到腾越之后,李嗣兴就让他组建一些新的部门,地位上等同于六部。
承接了一部分原本都察院的功能。不过现在叫监察院,专门负责官员的监督工作。
李嗣兴也很明确地跟那些文官说了,缇骑司是不会管理官员。
很多人担心缇骑司是否会成为锦衣卫一般的机构,可以任意拿办官员。
监察院一出,这些人就放心了。
因为监察院还在文官体系中。
监察院有查办贪污的权力,但是审判必须要与审案司会同共同审理。
这样也防止监察院的权力过渡膨胀。
虽然不再是军人,但是能够跻身于战时内阁,马思良对自己的新工作还是很满意。
李定国也同意这样的安排,毕竟马思良是可以确保忠诚的自己人。
能够让自己人盯着那些官员,自然是不错的安排。
如此,新的的朝廷班子基本上就已经成型。
接下来就是等此战之后组建战时大都督府的事儿了。
结束了腾越的安排之后,李嗣兴终于踏上了去滇京的行程。
一路上李嗣兴还考察了驿站的建设情况以及一些城池的恢复重建工作。
不过李嗣兴一路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清军过处,很多地方官方地契被破坏。
然后,地主趁机兼并土地,一些原本逃难的百姓回到家乡之后发现自己的土地突然成了地主家的了。
这件事情处理不好会引起地方上混乱。
在怒江以东,地主和土司势力还比较强。
滇京城内现在已经没有往日的繁华。
到处都可以看到残垣断壁。
金维新带着战时内阁回到这里之后,还没有精力对城市进行修复。
只有回来的百姓自己在慢慢修复自己的家。
但是昔日繁华的昆明城已经十室九空,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李嗣兴将跟他一起回来的穿插营留在城外,仅仅让李本忠带着一队骑兵护卫着他进入了昆明城。
现在负责昆明守卫工作的还是赵武。
李嗣兴来到内阁衙门的时候,所有的内阁成员基本上都聚齐了。
他虽然没有让人来迎接自己,但是也没有搞突然袭击。
梁思初已经先一步进城,告诉了金维新,世子殿下回城了。
并且让金维新将内阁成员集合起来。
“殿下。”
见到李嗣兴走了进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李嗣兴不许他们在开会的时候行跪拜礼,这众人都是清楚的。
“好,坐下。”
“胡侍郎,前线大军的进展如何?”李嗣兴最关心的还是李定国的动态。
现在已经是五月中旬了,他一直在赶路,并不知道大军的最新动态。
“回世子,晋王率领主力向南去进攻桂林了,今天刚传来消息,大军与广国公的广西军汇合,已经拿下桂林城,原本孔有德的部将马雄率领残部退入胡广。”
胡显说的简单,实际上李定国攻下桂林足足花了五日时间。
他汇合了贺九义之后,兵力是桂林城清军的五倍。
还有李嗣兴送来的攻城臼炮,就是这样还攻了这么久。
当然了,明军修筑工事还要花费不少时间。
那个孔有德的闺女孔四贞以一个女流之身,亲自上城头带兵抵抗,极大地鼓舞了清军的士气。
不过清军终究寡不敌众,而且他们也无法应对明军使用臼炮设计出的新式攻城战术。
李定国占领桂林之后,暂时还没有动。
现在清军在湖广和两广的兵力都不弱。
两广有耿继茂和尚可喜两位王爷,兵力雄厚。
湖广汇聚了从西南退出的败兵,稍微弱一些,但是吴三桂暴兵的速度很快。
而且清军在山路要道大规模修筑堡垒,要攻打进去也很难。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喜欢我带明末回汉唐请大家收藏:(www.duduaa.com)我带明末回汉唐读读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