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姨的话,让李嗣兴产生了一丝警惕,他也终于意识到今后自己要低调一些,即使是在自己人的面前。
不知道李定国在知道了自己的这种奇遇之后会作何想,还会认自己这个儿子吗?
从此李嗣兴在书房写写画画的时候,边上都多了一个红袖添香之人,佩姨看不懂李嗣兴弄出来的东西,她会将李嗣兴的手稿小心收好锁上。
除了李嗣兴拿给需要的人,其他的人再也不能动他书房中的东西了。
这段时间,李嗣兴整理了有关棱堡的资料,如果有足够的火炮参与防守,棱堡对于现在的清军和土兵来说几乎就是无解的。
工坊区需要的一些水利机械他能想到的都画了出来。
接下来他要开始筹建自己的学校,但是他对大明现在使用的教材并不满意,不是说古人的东西就不好,而是这些教材的效率太低了。
李嗣兴想要弄出一部更加高效的启蒙教材。
当然了《三字经》这些前人编纂启蒙书他也会引用进去。
这本启蒙书既要能够让学生快速学会汉子,还要让他们掌握发音,同时还能够成为晋王府的宣传阵地。
培养出一批忠于晋王的人才。
他又不傻,光去宣传忠君爱国,到时候人家都去听大明皇帝的,以朱家那些人的德性又要出来坏事儿。
要想做到这样并不难,其实李定国这些年也在做,那就是讲故事,比如李定国怒斥龙王的故事。
西南地区的很多善政实际上是孙可望做的,但是现在都安在了晋王的头上。当然了,对于汉奸,咱们也没必要去为他正名。
这其中的一些故事编的通俗一点,完全可以放在教材中。
加上李嗣兴让春娘去筹办的杂居团,一个负责民间百姓间的宣传,一个负责读书人的宣传。
双管齐下,到时候,即使永历皇帝回来了,李嗣兴也有绝对的把握将其变成傀儡,就跟当年的曹丞相一般。
晚上李嗣兴做了一个梦,天空中下起了雨,不过不是水,而是各种彩色的三角头巾从天上飘落。
……
在城西南的和顺镇,有一座大宅院。这里是茶马商人的聚居区。
马家在这里也有一座大宅院。
和顺镇建在一座山上,入镇的道路只有一条,四周的山壁都被削平,看起来就像是城墙一般,镇子中的几个大户商人,自己组织了团练保护镇子的安全。
之前的腾越卫官府一直默认他们这种半自治的管理模式,反正这些商人每年都会送上孝敬,出关、入关的税也是一分不少。
马利依然是一身黑色的劲装,在她的对面圆滚滚的马忠正在数落她。
“父亲,马利知道错了,不过,大明真的不能没有世子殿下,您不知道世子殿下最近做了多少大事,要是没有世子,这次大战也不会轻易这么胜利。”
马利给马忠讲了这段时间他们的经历,每一件都是那么的惊天动地。
哪怕是马忠阅人无数,经历丰富也听得入神。
马利在讲这些事情的时候,语气之中满是自豪,似乎是在向自己的父亲炫耀一般。
她自己感觉不出来,但是马忠却能够从她的语气中听出女儿对这位世子殿下的情愫。
说完,马利似乎想起什么事情。
“父亲,世子殿下给了我几件东西,我给您看一下。”马利说道。
父亲应该比她更加了解这些东西的价值。
马利先是递过来一块油纸包裹的香皂,上面的“腾”字红印龙飞凤舞,非常大气。
“这是肥皂?”马忠毕竟是个颇有见识的商人。他在西南边见过这种东西,是海外的西夷人商贾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带过来的。
“不,父亲,这是香皂,您打开闻一下。”
马忠剥开了油纸,果然有一股兰花香味迎面扑来。香精融入肥皂之中似乎变得更加的浓郁。
而且这香皂的做工非常好,颜色纯正,拿在手中温润如玉,有一种顺滑的感觉。
“这个是殿下做的?”马忠道。
“是的,父亲,正是殿下让人所制。”
“利儿,这样一块香皂应该价值不菲吧?”
“殿下说了,可以以一两银子一块的价格大规模的批发给我们。”
“批发?”
马利用了一个马忠没有听明白的词语。
“世子,殿下不准备自己卖这些东西,他会将这些香皂卖给商人,然后由商人去转买,而且每一个地方只有一个经销商。只要咱们拿下一地的经销权,这个地方只准许我们一家售卖这种肥皂。”马利解释道,这都是那天李嗣兴跟他说的。
“天才,真是一个经商天才。”马忠稍一琢磨就体会到了其中的奥义。
他自己就是一个商业奇才,要不然也不会从一个吃不饱饭的小商贩成长为一个身家巨万的马帮商人。
“想必这经销权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吧。”马忠问自己的闺女道。
他相信这位世子殿下一定是故意将这些消息透露给自己的闺女,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知道此事。他要想入了世子的法眼,自然是得做出正确的应对,也许这正是世子给自己的考验。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难道就已经会揣测人心了吗?
“恩,是的,父亲,不过世子说了,这经销权,需要竞价获得,而且想要得到的人必须要有一定的身家才行。还要要交一笔保证金,这保证金是存在世子这边,主要是防止有人越界销售,违反经销的规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